English

邮票有假的

集邮爱好者入市要谨慎
1998-07-30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李伟 我有话说

近日,因一宗假邮品案引起的名誉权诉讼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。该假票案是全国首例伪造特种邮资明信片案件。火爆邮市的背后,涌动着暗流。

1997年8月9日,两个青年人欲向月坛公园四达邮币社出售1500套“TP2梅兰芳特种邮资明信片”(以下简称“梅片”)。标价为每套61元。“梅片”是发行于1994年的特种邮资明信片,印数少,质量高,虽然面值仅5.9元,但曾被炒到200元一套。1997年8月的价格也在80元左右。四达邮币社的王国强经理凭多年的邮市经验鉴别出这批“梅片”是赝品,他马上向西城公安分局月坛派出所报案。警方一举抓获贩卖假“梅片”的青年人,并于8月17日查获了远在兰州的造假窝点,搜出近3000套伪造的“梅片”及60多枚印坏的残片。该案成为全国首例伪造特种邮资明信片案件。据行内人士讲,这批假“梅片”做工精良,几可鱼目混珠。

对此,作为邮品交换中介者邮商,是怎样确保邮品的纯正呢?

前门邮市一位胡姓邮商介绍说:“我们邮商进货主要靠三条渠道。首先是每年10月份在国营邮票公司购买5份预定证,这样既能保证新票的来源,也能确保邮品的纯正。其次是从市场上个人手中收购邮品,这些邮品一般是年代较远的。这样的来源必须慎之又慎,别人卖了就走,我可不是‘游击队’,我得靠这吃饭呢!第三条渠道都是些圈内人交换,信誉好,邮品正,互相长期合作,绝不会有假货。”

能收集到自己喜爱的纯正邮品自然是件乐事,但行内人士说,辨别邮品的真伪得有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。有的售假者故意使假票沾上油渍或有皱痕,说是保存不善愿以低价转让,令爱好者上当。因此,行家们建议集邮爱好者们平时多学习集邮的知识,关注《中国集邮报》等专业性报刊,参加一些邮品辨伪展、集邮联谊活动,在实践中充实自己,练就一双金睛火眼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